□耀 琪
  日前,本地媒體在300名市民中展開微調查,發現超九成廣州人在推介廣州時,首選美食,多數表示,來自國內外的朋友來到廣州,一定會帶他們去“飲茶”,品嘗款式多樣的廣式點心。那麼美食能在多大程度承載起廣州名片的作用?
  廣州作為嶺南文化與民俗集大成之地,經歷的現代化和工業化也是前所未有的。城市變大了,原來的文化風物就會變得很模糊,藏身於老城中的古代和近代的著名建築,甚至很少被人道及。至於古老騎樓,則大批大批地淪為了低檔物業,成為物流、批發、貨運和舊貨的天堂。即使是步行街也很難讓老廣推薦,原因是國內比廣州更繁華更大型的購物街多得是。廣州的歷史風物,已日漸難有名片之實了。
  歷史沉澱被大浪淘沙,唯有美食依然獨樹一幟。粵菜在廣州並未式微,且五花八門,越做越大,從早茶精美蝦餃,到大排檔田螺,從山村燒雞,再到酒樓鮑魚宴席,廣州味道依然。也許在某些方面,廣州人務實得“沒文化”、不講究——穿拖鞋出街,一年到頭不聽一次交響樂,也懶得去模仿貴族生活。但在美食上,其精神追求的極致境界,絕對不遜於國內任何一個城市。因此,被調查市民能夠向外人推薦本地美食,自然是有其歷史淵源和自信心的。
  廣州人對美食強勁的嗜好,有嶺南水土的支撐。因為廣州周邊的順德、南海、番禺和中山等地,為這座省城輸送各種新型菜式。而廣州人也會不遠百裡到鄉間田邊覓食。因此哪怕這裡沒有最好的食材,但最好的廚師一定是誕生在珠三角,並代表中國菜輻射海外。早年常有人說,廣州人什麼都敢吃,無論天上飛的還是地下爬的。其實廣州人的敢吃,前提是極度的挑吃。凍雞、冰鮮雞和活雞,誰有雞味,老廣一口就能吃出來,而只會推廣冰鮮雞的只能無語。可見廣州人在味覺上達到了“道”的層面,此為“味道”本義。
  廣州要繼續向外傳播本土文化,最佳的載體似乎還是兩樣,一是美食,二是花市。在這個追求經濟效益、城市日趨同質的時代,人們不會因為CBD、機場和酒店愛上廣州。反倒是那種“反工業化”的生活情趣才會讓人像喜歡成都和杭州那樣記住廣州。懂得廣州美食,就會發現這個城市其實很無敵。至於政府要發揚美食,關鍵還是在對一方土壤的保護,美食可能在尋常巷陌,也可能是廉價早茶,總之不會是那種每年辦一次的天南地北的美食節。
  耀 琪  (原標題:唯懂美食,廣州就可很無敵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pdramakvtv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